若到投資,對於香港人來說一定不會感到陌生,因為香港人對於賺錢的機會非常敏感。就在早幾年,不少人趁著蘋果公司的 iPhone 新型號推出,就大手買入,然後在高價收購的二手市場賣出,涉及的金額可以達幾百萬,更有些人就因為這個機會就賺到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。
再說到物業市場吧,我們都過老一輩的人說,人最重要有一個自己的安樂窩,要有瓦遮頭,所以在「獅子山下精神」的集體意識推動之下,很多上一輩的人都努力工作,儲一筆錢做首期,跟銀行借一筆按揭貸款,就可以買到屬於自己的一個小單位,然後再繼續工作,只要十年就可以還清按揭貸款。可想而知,那個美好的舊時代之中,物業市場及樓價還不及二千年代後的瘋狂,因那時還沒有高地價政策,整個香港的政治經濟及社會階層的資產分配架構都算比較平均。至於二千年後,我想每一個香港人都明白,也深深懂得要在香港置業有多不容易。
到了 2020 年代,很多已經在香港成功有事業基礎,也有物業在手的人,不少都為了更好、更自己的生活,而紛紛投入到海外物業投資去。英國、加拿大、澳洲等說英語的國家,都是香港人非常熱門的移民目標國家,因為到這些國家都不用再學習一門新的語言,會方便得多,門檻亦低得多。